昨天,施工人員在藝圃進行池底填土,為下期種植水生植物做準備。記者 杭興微攝
本報訊(記者 陶冠群)藝圃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近日正式啟動施工,計劃通過三個階段的工作,改善藝圃景觀水體污染問題、提升園林觀賞度。
據藝圃管理員周圣健介紹,受城市管網滲漏、周邊生活污水倒灌等情況影響,藝圃池塘與水體存在池底硬化、水質不良、生態系統不佳等問題。為此,園方請了專業團隊實施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與生態修復。整個項目施工計劃持續一年,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主要開展污染調查與底質改造工作,第二階段實施微生物制劑投放、沉水植物種植與魚類調整,第三階段進行水生態系統維護,最終重塑藝圃水體,力求建立起一個自凈能力強、循環良好的生態水體系統,實現水質和景觀效果雙提升。項目施工全程均開展水質跟蹤監測。
目前,第一階段的工作正按計劃緊鑼密鼓進行中,為期10天,施工內容為魚類處理、池底垃圾清理與底質處理,同期做好水體調查和池壁污染觀測。其中,底質處理為本階段的重點難點工作。由于藝圃深居小巷,入園施工交通條件困難,施工人員采用二次短駁的方式,將種植土袋化之后,先用汽車運送至吳趨坊轉彎處的寶林寺垃圾站,再用推車短駁入園。泥土運至現場后,堆放在指定位置,再運至池中,分層鋪攤,隨之耙平。這些專業種植土回填后,將為水體建立起一個良好適宜的底質,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