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看蘇州”迎新春活動首站昨天在鶴園舉行,外國專家通過射箭等傳統活動,深度體驗了一次“蘇式中國年”?! ∮浾?杭興微攝
本報訊(記者 陶冠群)從本月起,位于韓家巷4號的古典園林鶴園正式向社會免費預約開放。昨天,20余名園林愛好者和外國專家成為鶴園開放后的首批游客,在園林里深度體驗了“蘇式中國年”。
鶴園,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由道員洪鷺汀所筑,因俞樾書有“攜鶴草堂”匾而得名。鶴園總面積3134平方米,東宅西園并列,宅三進。園內水池居中,北部為主廳“攜鶴草堂”(桂花廳),前廊東西門楣題有“巖扉”“松徑”磚額,典出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中“……忽至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句。堂前有湖石“掌云峰”,以形名。池南有四面廳額“枕流漱石”,與主廳隔水相對。園中的“聽秋山館”又稱“鶴巢”,隱現于園北翠竹叢中。
鶴園是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8月被列入第一批《蘇州園林名錄》。經過一年的修繕維護,鶴園近期以更佳的園貌亮相。今后,鶴園將采用網上預約、限制人數的形式,于每月的第三個周日開放一天,具體開放時間為上午9:00-11:30和下午1:00-4:00。每個開放日接待人數不超過100人,其中,上午、下午各限50人。市民游客需提前通過“蘇州園林旅游”微信公眾號平臺實名制預約。鶴園的開放區域僅限該園花園部分,該園管理主體單位的工作區不對社會開放。
近年來,我市陸續將108座園林列入《蘇州園林名錄》進行保護,這些遍布全市各地的文化瑰寶,承襲了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核,將蘇州園林的獨特創造、鮮明特色展現在世人面前,讓蘇州園林的普遍價值和其承載的中華人文思想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獲得了認可和重視。為讓更多人親近園林、了解園林文化,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踐行文化惠民戰略,積極鼓勵具備開放條件的蘇州園林以多種形式向市民開放。隨著鶴園對外開放,“《名錄》園林”的開放數量增至90處,開放率達到83.3%。